构建社区教育体系 打造终身学习品牌

发布时间:2020-05-11 15:00:01      点击量:1204

——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社区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


    稷下街道位于临淄城区北部,面积40平方千米,辖33个村、6个社区,人口近10万人。稷下街道因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稷下学宫发源地而得名,拥有范家遗址、东孙战国墓、孔融墓等历史文化遗存,齐都体育城、齐文化博物院及太公植物园等坐落于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是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近年来,在上级的具体指导下,稷下街道统筹拓展地域特色文化优势资源,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居民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充分展现,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区前列。街道先后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特色学校、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培训基地、第六批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街道等荣誉,2018年4月17日,在全国区域社区教育模式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现场会上做了《全面统筹区域性优势资源,构建新时代社区教育体系》的典型发言,为全国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稷下样本”。

    一、理论导航,科学规划社区教育发展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邹韬奋)。社区教育提供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和服务,是当前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内容,很有必要用“三圈理论”来思考工作的开展。“三圈理论”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马克·莫尔提出,可以用于分析和指导公共决策行为。“三圈理论”的三个圆圈分别代表公共价值、组织能力和公众支持三个要素,其涵义是:任何一项好的公共政策首先要具有公共价值,其次需要得到政策作用对象或民众的支持,最后政策的实施者要能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只有三圈相交,这项政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达到预期效果。但在实践中,三圈往往不能完全重叠,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六个区域。图中的1区,是公共价值、组织能力、公众支持三圈相互重叠的部分,是这三种要素都具备的最佳实施区域,可以“放手去做”(耐克公司的口号),故将这一区域称为“耐克区”。

 

    规划社区教育发展,就要综合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找准社区教育发展的“耐克区”:有公共价值、公众喜欢支持、我们有能力做到。在社区教育阵地建设、课程开设、活动开展等方面,我们都注意用“三圈理论”做分析指导。

    为准确定位和规划社区教育发展,我们阶段性的进行社区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社区教育目前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和威胁,针对性的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保持和发展优势,不断改进短板,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工作项目

S(优势)

W(劣势)

O(机会)

T(威胁)

 

 

 

 

 

 

 

 

社区教育

1.街道领导重视该项工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

2.基地建设比较到位,淄江社区教育中心规范化程度高,稷下文化园活动设施条件进一步提升,部分村居工作站有了新发展。

3.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体系,各方面活动丰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

1.社区教育专职人员配备数量不足。

2.村(居)间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重视程度、阵地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需要提升。

3.“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应用水平还不广泛,发展模式还需加强探索。

4.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培训品牌缺乏,尚需进一步打造。

1.随着各级出台加强社区教育的文件、政策,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街道提出了文化发展“一村一特色”的发展要求,社区教育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2.区局等支持参加各级培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3.随着智慧社区等信息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1.群众对优质社区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我们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2.随着旧村改造进程加快,新市民培训等需求增大,培训内容方面要跟上发展进程需求。

3.兄弟镇街在社区教育方面有了一些创新发展,工作举措、工作效果亮点频出,我们发展慢了,就会落后。


    二、统筹协调,构建区域社区教育体系

    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有序程度和增加资源来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对于管理者来说是两项同等重要的工作(系统论)。我们以终身学习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广大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目标,构建了具有区域特点的“12579”社区教育体系。

    (一)树立一个目标,明确工作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街道多年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作为民生实事工程来抓,确立了“传承稷下文化,促进终身学习”的工作目标,弘扬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优良学风,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打造富美文明活力新稷下。

    (二)坚持两个原则,实现科学发展

    做好社区教育,要树立新的社会化大教育观: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职能,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政府与群众团体、民间组织的协商合作,共同寻找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教育措施。基于此,街道坚持“政府统筹、主体多元”的原则,统筹区域内丰富的教育资源,搭建社区教育平台。

    一是政府统筹。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教育协调机制,成立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多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稷下街道终身教育领导小组”,组成2名专职人员、62名兼职教师以及93名志愿者的管理服务机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街道中心学校。健全规章制度及激励措施,保证社区教育经费的落实(每年人均2元的常规经费及项目专项经费),使社区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良性轨道,保证了工作的方向性、力度和效度。二是主体多元。依托辖区内各类学校、幼儿园、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实体,积极构建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培训资源。

    (三)依托五大基地,创建特色品牌

    街道统筹辖区内的教育资源,确立了各具功能的五大教育基地。一是依托齐文化博物院的齐文化教育基地,二是依托稷下文化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三是依托齐都体育城的文体运动活动基地,四是依托硕冠都市农业园的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五是依托“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的孙娄王氏文化底蕴的溡源文化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在设施、文化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推动区域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稷下文化园是民建民营性质,占地面积130亩,绿化覆盖率80%,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园内环境优雅,风景宜人,自然人文景观设计古朴,处处赏心悦目。园内建有民俗博物馆、青少年科技馆、稷下藏书阁、红色基因传承展览馆等社区教育场所,正在筹建荀子教育体验馆。近几年来,临淄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临淄民间文艺家协会、临淄作家协会、齐文化兵学研究中心、正心学苑、清水书院等20余家群众文化组织、公益培训中心、文化产业单位等入驻园内,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种上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稷下文化园已经逐步成为弘扬齐文化、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播民俗民风、老百姓休闲度假的盛地。201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研学基地、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宝玲董事长获评“淄博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

    (四)建设七大中心,发挥综合职能

    街道社区教育培训中心设在淄江社区教育中心,财政投入700余万元建设,2015年投入使用。根据功能不同,划分为有七大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中心、社会事务代办中心。创新性发展了集教育、保健、医疗、健身等于一体的老年人养老服务、学生课外管理、党员八小时以外管理、社会组织创新孵化等终身学习项目,是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社区教育活动中心。中心发挥着引领街道终身学习的综合职能,发挥了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五)做到九个结合,确保活动实效

    根据不同年龄人群参与社区教育的动机做好课程设置,开展书法、绘画、健康课、戏曲、诗词等学习活动,使儿童、青年和老年人都能找到喜欢并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培训活动做到了九个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程培训相结合,文化学习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党性教育与科普教育相结合,学前教育与老年教育相结合,职业培训与转岗培训相结合,文化生活与卫生保健相结合,日常学习与集中展示相结合。2018年,街道各社区、村居及职能部门开展各类培训近570余次,培训人员近7万人。仅党建服务中心的党性体检项目,就接待区外参加体检人数5000多人,区内6500人次。

    三、创新发展,优化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优化提升社区教育品质,离不开创新发展。

    (一)校园融入社区教育的“相得益彰”

    当前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开展“一校(园)一项目”的文化传承活动。比如2018年,尧王幼儿园师生搜集老物件500余件,建设了“‘稷·忆’民俗文化体验馆”,该馆分为四个区域,对社区开放,成为社区教育的新阵地。2019年各校都进行了项目规划,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等,走进校园对师生进行指导。二是探索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按照区局的统一部署,学校积极回应家长对学生课后管理的需求,全面做好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发挥教师、家长志愿者、专长人员的作用,力争做到“两全”(全面作业辅导、全面特长训练)。三是创新做好家校社结合。开展“红马甲志愿者”活动,家委会成员进入校园,参与学校日常管理,促进了学校更好发展。采取“微信抢票”的方式,根据家长的报名情况确定开设的家教课程,受到家长的欢迎。2018年11月26日,安次小学在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举办的社区家庭教育和优化校外青少年教育研讨培训会上做了《创建校外教育品牌,引领家庭教育发展》的经验介绍,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特色学校”。

    (二)社区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升级”

    社区教育中心每年根据上年度开课的学员人数、调查反馈的信息,重新编排课程,根据报名情况确定开课课程,课程的活动效果非常好。与时俱进开设红色思想学习课程、离岗退休同志的心理适应辅导课,正在探索试行学习积分制度,更好的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社会团体公益活动的“量身订制”

    随着良好终身学习氛围的日益浓厚,公益组织团体的各项活动也是如火如荼的开展。淄江艺术团的培训班、清水书院的名家讲堂、秋之瑾形象管理中心的养生分享课、正心学苑的稷下国学大讲堂、区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的“情系社区 暖阳行动”……各项活动都是根据需要自愿报名参加,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极大丰富了社区教育的内容。

    (四)街道文化惠民活动的“精彩有约”

    为给广大居民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街道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欢乐。各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居民积极响应,激发了广大居民的学习热情。当前,街道正在开展“美在家庭”文明实践活动,将评选星级家庭和示范村(居),传承践行优秀家风家训、家庭文明幸福是评选条件之一,必将对终身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发展社区教育,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广泛的共识与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街道社区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主要体现在社区教育专职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村(居)间社区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互联网+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还需加强探索,地域特色鲜明的培训品牌尚需进一步打造等方面。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远航正当时。我们将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思想上与时俱进,行动上开拓进取,统筹拓展区域优势资源,持续提升社区教育品质,打造终身学习品牌,让“学在稷下”成为一种认同、一种向往、一种时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