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孩子们都去故宫探险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07 15:29:54      点击量:1048


《迷宫·如意琳琅图集》:既是书也是游戏

       故事起源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宫中一位已经去世的御用画师,留下了一本名为《如意·琳琅图籍》的遗作,书中有诸多难以理解之处,被称为“无用之书”。渐渐地,此书被人遗忘,下落不明。然而宫中却渐起流言,说此书其实隐藏着琳琅宝藏的下落之谜,称其为能改变命运之物。

       周本是宫中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师,无意中在如意馆的故纸堆中找到了这本《如意·琳琅图籍》。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传说中的琳琅宝藏,而寻宝之旅注定坎坷离奇,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宫廷斗争。

       这本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谜宫·如意琳琅图籍》采用实体书籍+线上系统解谜相结合的体验方式,其中包含了30多个环环相扣的谜题任务。设计的故事情节虽为虚构,但所涉及的人物、大背景、建筑和历史核心知识皆经过翔实考证。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真实书籍的内容,获得文字体验,也可以在配套的手机游戏中做出选择,左右剧情,甚至决定主人公的命运。

      为还原真实历史场景,《迷宫》设计者对现存文献、历史档案进行梳理,尤其是参考了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大量文物信息,并且尽可能的还原了书中所出现的器物,列出了每件器物的详细尺寸、质地、纹样等内容。

      另外,《迷宫》还附赠了18件样式各异的随书附件:毛笔、抄经帖、书签、洒金信笺、剪纸、乾隆年间紫禁城全图以及宝泉局乾隆通宝等,部分附件也将作为重要的工具成为游戏的一部分。

《我要去故宫》:足不出户,游故宫!

    《我要去故宫》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编撰,是专门为孩子系统讲解故宫的文化通识读本,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语言浅显易懂。

       从“紫禁城门面担当”太和殿到珍藏着数百件清代宫廷文物珍玩的珍宝馆和钟表馆,再到历史题材剧“必备场景”之御花园和东西六宫,《我要去故宫》一书将其中蕴含的宫殿建筑、历史文化、文物精粹等知识融为一体,再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将历史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实物图片和手绘插图更直观地体现出故宫之美。同名公益视频课,更是生动、有趣、直观、亲切,将故宫里的建筑、文物同历史、文化、典故相结合,以小见大展示古人智慧,让小朋友们身临其境逛故宫,了解紫禁城的奥秘,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坤宁宫前放风筝,浮碧亭中谷雨茶。  

东华门前放莲灯,故宫角楼邀明月。

       830幅手绘故宫原景大图、52座故宫建筑、48个传统习俗、115件故宫珍宝、64种动物、76种花木、24次成长体验……一套24册、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的《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用手绘全彩精美绘画,描写了在故宫博物院这座集大成的博物馆里发生的节气故事。全套书手绘全彩插图,参照故宫实景绘制。本书主要针对3-6岁幼童开发,以亲子阅读为主。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阅读体验,绘本还研发了同名APP,让孩子们在科技中感受节气变化、建筑搭建及互动的乐趣。




《故宫里的大怪兽》:跨过宽阔的护城河,穿越厚厚的宫墙,走进隔壁

故宫的各个角落,寻找童话中神异的怪兽。

     《故宫里的大怪兽》系列童话是首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由新生代知名童话作家常怡创作。

       故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神话传说。作者查阅参考了大量关于故宫的典籍和《搜神记》《山海经》等历史书籍,提炼出中国神话精髓,用她极富充满想象力的笔触,为那些被摆放在故宫各个角落里的怪兽们注入了鲜活的生命,赋予了不同的性情、经历、兴趣和职责。大门上的椒图、屋檐上的脊兽,还有螭龙、嘲风、吻兽、铜狮子……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看得见的这些“怪兽”和看不见的“神仙”,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自带“3D体验”功能,孩子们可以亲自去看、去触摸,让小读者在惊奇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