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临淄区社区教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和品牌,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终身教育,分层供给育人才
临淄区构建“全龄段、多维度”教育服务体系,打通终身学习“最后一公里”。临淄开放大学发挥主阵地作用,2025年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即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堂近10场,惠及家庭2000余户;春季招生吸引百余人报名,助力居民学历技能双提升。联合金山镇蜂山社区组织的老年智能应用技术培训深受居民欢迎;网格员业务培训覆盖12个镇街,基层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二、文化传承,经典永流传
临淄区紧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挖地域文化基因,构建“传统+创新”的文化教育品牌矩阵。全区12个镇街深挖非遗技艺、民俗工艺等文化基因,打造出沉浸式文化体验网络。稷下街道淄水社区在三八节推出“艾香传情”主题活动,组织百名妇女缝制古法艾草香枕,融合中医药文化讲授节气养生知识;齐陵街道东龙池村依托省级非遗项目开办“植物拓染工作坊”,指导居民用本地茜草、槐米等植物创作环保艺术品;雪宫街道胜辛社区打造“非遗会客厅”,邀请烙画传承人王文祥开展互动展览,观众可体验在葫芦上烙制齐文化图腾;金岭镇创新开设“艺术公益大学堂”,旗袍走秀课程巧妙融入丝绸织造技艺展示,让传统服饰焕发现代魅力。诸多活动的开展,真正让传统文化“活”在街头巷尾,“火”在百姓心间。
三、技能培训,赋能新生活
社区教育深度嵌入基层治理,形成“以教聚力、以文化人”的良性生态。齐都镇推行“书记面对面”民生议事机制,解决停车难、环境整治等诉求;敬仲镇西周村‘泥’我携手,‘陶’趣无穷”活动入选中国科普日优秀活动;金山镇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新时代志愿活动吸纳多人参与,文明积分制激发全民共建热情;齐陵街道东龙池村组织居民进行剪纸培训丰富居民生活,提升审美能力;朱台镇政策宣讲直通基层,“两会精神微课堂”走进田间地头,让国家方针化作百姓听得懂的“家常话”。
四、健康生活,活力每一天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石,社区教育将健康理念融入活动之中。区妇联举办“无畏女神 勇敢追光”巾帼马拉松赛,激发女性成长活力,展现女性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凤凰镇彩家村开设“乡村瑜伽”晨练课程,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运动方式融合,打造“家门口”健康促进新模式;金山镇蜂山社区开展关爱女性健康知识讲座,让居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家校社协同,共育成长新生态
临淄区以社区教育为纽带,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棠悦社区打造“智慧父母成长课堂”,通过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讲座赋能家庭教育;正齐社区开展“书香润童年”亲子读书会,以好书共读厚植文化根基;淄江社区举办少儿经典诵读展演,通过汉服吟诵、诗词接龙活化传统经典。各社区借力亲子共学课堂等载体,推动家庭教育从单向说教转向双向成长,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整个家庭”的良性循环。
六、睦邻共建,绘就社区同心圆
临淄区创新打造睦邻文化品牌,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棠悦社区推出扑克友谊赛、插花疗愈沙龙,以趣味活动打破邻里隔阂;淄江社区深挖“里仁为美”内涵,通过家训讲堂、孝亲故事会培育文明新风;蜂山社区举办“睦邻庆元旦”联欢会,欢乐分享凝聚社区认同。各社区通过 “以物换爱”置换市集、文明积分制等创新机制,织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现代社区温情网。
临淄区社区教育工作如同一场盛大的知识盛宴,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居民们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传承中弘扬文化,在实践中创造美好生活。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让社区教育的光芒更加耀眼,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供稿:包冬梅、朱新玉、相银娇)